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初探: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危机论文:2008年金融危机原因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约3000字,金融危机与农民工的出路,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失业,写一篇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论文。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次级贷款(Subprime loan)是一种次级抵押贷款,是针对信用状况差、无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高于给信用好的人的最优惠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是否可以理解?你不太可能还钱,所以我会借给你更多的利息。既有风险又有利可图。至于发放这些贷款的机构,为了尽快拿回资金,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同样,次级贷款的债券利率肯定比优秀贷款高。
但是,这种高回报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在上涨。怎么说呢?房价在涨,楼市火热。虽然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比较高(这个很好理解,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很差,没有收入证明,其他债务很重,很容易还不起房贷),但是即使贷款机构收不到贷款,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的话还能盈利,因为楼市火爆,房价不断上涨。
全球正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引起的。在某些方面,这场金融危机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四到十年爆发一次的其他危机。然而,金融危机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前的危机标志着以美元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贷扩张时代的结束。其他周期性危机是更大的繁荣-萧条过程的一部分。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用状况,并且总是包含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自反和循环关系。如果信贷容易获得,就会带来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推高房地产的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增加了可用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地产并期望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受益时,泡沫就出现了。
金融危机与农民工出路金融危机大概是普通人最担心的事情了。如果有一天饭碗突然丢了,又恰好是一家之主,不仅他们的生活水平会受到很大影响,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目前,在中国大陆,最有可能在危机中失去工作的是那些离开家园,在繁华的城市中努力工作以求生存的农民工。一是因为它们数量多,可以替代;第二,因为他们的技术和资源有限,所以他们抵御危机的能力也有限。
据报道,为了保住工作或找到新的工作,从年初二开始,农民工就开始涌向广东等地。到了大年初四,广州火车站的广场上已经出现了大批背着包和箱子的农民工。种种信息表明,2009年的就业形势比以前严峻得多。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跌破7%,为近7年来最低。2008年,全国有60多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仅1-10月广东省就有15661家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中国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北京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预测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2009年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尤其是出口下滑,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会减弱。央行预测2009年经济增长8%至9%,比2008年有所下降,对就业的整体拉动作用降低。更重要的是,美国和欧洲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居民消费下降,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会影响就业增长。
即使打算招聘员工,也会强加苛刻的条件,提高自己的门槛,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目前,就业是每个人面临的最大问题。(3)大学生就业形式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将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这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郁闷,这么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中国金融体系日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了金融危机的危害。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健全,更多的可以归因于我们之前的封闭状态。
例如,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全面危机的导火索(吴传福,2003)。《远东经济评论》甚至在2002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的金融体系要毁灭了”。虽然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出发点,但中国经济体系内部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很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当前,金融开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借鉴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金融危机,增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008年9月,曾经是“美国的骄傲”、“资本主义的心脏”、“制定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中心”的华尔街,被自己亲手引发的金融风暴搞得满目疮痍,狼狈不堪。9月14日,华尔街的两个“老字号”,一个是有着158年历史、2.5万名员工的罗马兄弟;一个是美林,一个有94年历史,6万多名员工的公司,在同一天倒闭。9月25日,美国最大的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因不堪承受沉重的抵押贷款损失,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倒闭银行。
9月15日,全球金融市场形势严峻。纽约道琼斯指数暴跌504点,俄罗斯股市跌幅超过7%,德国、法国、美国和亚洲股市均大幅下跌。截至目前,全球股市仍在下跌,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严重而广泛的衰退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不是近期突发的“急性病”。其根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然具有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有利条件,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难,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方面,我们有以下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外部环境没有根本改变,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第三,中国金融状况稳定,资金充足,流动性好,银行贷款大幅增加。第四,中国经济实力雄厚。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为中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迅速推出总额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抓住了机遇,赢得了时间。第六,中国国内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配。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进攻则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此防止国际热钱袭击是制定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热钱金融危机是外因还是内因造成的,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初探摘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来源、对象、媒介、方式、过程、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都是相互关联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一般与距传导源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成反比。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对迅速阻止危机的传播起着关键作用。
国际金融传导可分为正常传导和异常传导两种类型。正常传导是指在保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异常传导是指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混乱。它不仅通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影响另一个国家,而且在国家和地区之间引起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是指后一种类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企智网络有限公司 »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摘要:对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意义